聂茂长篇历史小说《王船山》作品研讨会在中南大学召开-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4 12/19 10:37:34
来源:央广网

聂茂长篇历史小说《王船山》作品研讨会在中南大学召开

字体:

会议现场(袁铭嵘 供图)

  近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南大学、作家出版社、中国小说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湖南省新时代文艺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基地、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聂茂长篇历史小说《王船山》作品研讨会”在中南大学召开。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立威,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军,湖南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游和平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学者和专家,以及《王船山》作者聂茂和中南大学师生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开幕致辞中,彭立威高度评价了此次论坛对于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意义,指出《王船山》一书的出版不仅是中南大学文化品牌与文化实力的彰显,更是对湖湘文化精髓——船山精神的传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游和平在发言中表示,《王船山》的出版展现了新时代文学的可能高度,对于重振文学湘军在新历史时期的地位具有深远影响。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王船山》不仅是对王船山思想的文学化呈现,更为中华文化自信树立了生动典范。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彰显了中南大学作为文化研究与交流平台的重要地位,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湖南大学教授谭桂林认为:《王船山》具有世界格局定位,不仅继承了新文学致敬乡贤的文化传统,还弘扬了湖南文学史诗式、纪念碑式、生活百科全书式的传统,成为湖南当代文学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仲明教授,则从家国情怀、儒家伦理及生命意志等角度分析了《王船山》,认为其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入世精神与强烈的家国情怀,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价值与精神意义。

  《新华文摘》高级编审陈汉萍指出,聂茂教授在对王船山的书写中,呈现出了接续湖湘文化、中华文化的雄心,文本中充溢着一种风云激荡的气概。

  《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从“历史小说的利与弊”这一视角出发,认为《王船山》成功打破了“千人一面”的概念化窠臼,清晰呈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冲突和复杂性。

  《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从历史人物的“在场与介入”出发,认为聂茂教授既能接通历史,又能立于当下实现转化,发出了对于关怀民生、关怀政治与家国的入世精神的呼唤,充分体现了小说的现实意义,并且在作家如何以思想照亮历史人物这一问题上,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当代文学》执行主编崔庆蕾认为,《王船山》这部作品非常好地处理了“历史的实”和“小说的虚”,聂茂教授一方面以其王夫之传记为小说的根基,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不同于历史学叙事的“历史叙事”。这种历史叙事融合了个体生命史、湖湘文化史和知识分子精神史,并且通过人物的生命史这个装置,打开了整个大历史、文化史,包括一代知识分子精神史。

  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欧阳友权认为,《王船山》的成功在于精准把握并生动描绘了王船山的人格精神,同时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实现了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的完美融合。

  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罗宗宇教授表示,《王船山》立足湖南文学、文化建设的角度,充分挖掘了湖湘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聂茂教授对王船山思想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书写,既折射出他对乡贤的尊敬,更是聂茂教授作为湖南人,积极弘扬湖湘文化精神,践行自我文化责任感的举动。该著作很好地写出了王船山思想的形成与人格建构的过程,成功地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肖百容教授以《王船山》为例,从“学者小说”现象入手,重新审视了历史小说“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的传统书写方式,并指出历史文化小说的势头正逐渐兴盛,而单纯叙事性的作品则逐渐失去了读者的青睐。中西小说在虚构性与纪实性上的取向上各有不同,文学日渐受到媒介和读者力量的推动,具有不断变动的弹性,“教授小说”或将成为未来文学的趋向之一。

  湘潭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洁群教授认为,《王船山》延续了“学者小说”的优点,能够恰到好处地将王船山的文章、作品与情节需要相贴合,从而能够给予读者以良好的代入感。此外,王教授特别赞赏《王船山》所具有的温度和高拔的想象力,认为该著作成功地用想象和鲜活的细节填充了遥远的历史,帮助读者们重回历史、人文精神和船山生命的现场,真正做到了“有温度的学问”。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晏杰雄教授认为,聂茂教授通过对于中国小说传奇叙事资源的引入,确保了《王船山》的可读性和丰富性。正是通过对史料的转化与想象,成功地使王船山这一文学上较为稀缺、单薄的人物变得血肉丰盈,从而实现了“以点带面”的叙事目标,这正是《王船山》小说在精神内涵和文体上的原创。

会议现场(袁铭嵘 供图)

  在答谢辞中,本书作者、中南大学教授聂茂满怀深情地追溯了长达十二载春秋的创作征途,他感慨道,正是王船山那份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成为他文学艺术创作与学术探索道路上的不灭灯塔,尤其是船山先生那份胸怀天下、情系家国的雄心壮志,以及船山先生“吾书两百年后始显”的远见卓识和自信自强,激励着他在创作中不断前行。(袁铭嵘 刘雨)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